在高山的旅途中,正逢秋高氣爽的秋季,因此想帶家人到附近的賞楓景點走走。上網搜尋之後,發現位於高山市區附近的「飛驒之里」(飛騨の里),因此便決定帶著沒有在日本賞楓過的家人,到這裡欣賞岐阜地區特有的合掌村文化建築,順便拍照欣賞紅葉。
飛驒之里交通資訊
若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話,可以搭乘循環觀光巴士「さるぼぼバス」前往。依照行程規劃,也可考慮購買套票或無限搭乘券。
- 「さるぼぼバス」巴士搭乘費用:大人單趟 100 日圓~210日圓,依照距離計算,兒童票半價
- 飛驒之里程車套票:高山濃飛巴士中心往返飛驒之里車票,以及飛驒之里入場兌換券,共 1,000 日幣。
- 飛驒高山無限搭乘兩日券「飛騨高山2日フリー木っぷ」:於高山市內兩天無限搭乘「さるぼぼバス」、「まちなみバス」、「匠バス」、「のらマイカー」、「たかね号」等路線交通, 一張 1,000 日幣。出示本乘車券於部分高山市內觀光設施可享優惠。
※巴士時刻表即其他相關資訊可參考濃飛巴士官網。
這次我們是自駕前往,飛驒之里備有停車場,小型車停車費為 300 日圓。一下車就看到停車場上方的樹木,刷上綠黃橙紅漸層色彩,不禁開始感到興奮期待。
走入秋季的飛驒之里
一進到飛驒之里,映入眼簾的就是五阿彌池。在晴朗的陽光照射下,水綠池面映出淡淡的橙黃楓葉與合掌屋倒影,吸引許多遊客的目光。
池子附近貼心地提供了服裝道具,讓大家都能輕鬆變身,入境隨俗(?)穿上服裝的媽媽立刻化身農家姑娘,在橙紅的楓葉下撐起紙傘哈哈笑,拿著相機的我趕緊捕捉這自然的畫面。
高山地區傳統與當地特有文化
原本看地圖的時候覺得在這裡停留的時間應該不會太多,但我們幾乎大部分的建築都入內參觀,並用緩慢的步調在這裡散步拍照,最後逗留的時間比預期還來得長許多。
移至飛驒之里的民家建築約 30 幢,其中有 4 棟為日本國指定重要文化財。
由於飛驒北部地區冬季經常下雪,當地居民在寒冷嚴峻的生活環境中,聰明地想到運用茅草具備抗雪的特性,設計出適合寒冷氣候的屋頂結構。不只如此,走入屋內更能透過展示解說,了解當地居民面對嚴冬所激發出的智慧。
飛驒地區地勢多山,可耕地面積有限,加上冬季降雪量大,因此在農收量少的季節裡,逐漸發展出特有的養蠶副業來添增生活收入。居民利用茅葺屋頂上層寬廣的空間來養蠶。在飛驒之里的「舊西岡家」、「舊道上家」就能見到關於當時蠶業盛行的風貌與紀錄展示(當時還以為婦女們在休耕期間可以稍微休息,結果看了這些展示後發現,他們不只依舊忙碌還更辛苦呀!)而舊八一日家則展示了在積雪嚴重的冬季裡,居民巧妙地設計出不同用途的雪橇。每幢建築內展示了當時留下的照片、古物、道具,在細細參觀的過程之中,也讓我這個來自不會下雪的國家的遊客,能對當時的生活有了較清晰的想像與了解。
傳統工藝實作欣賞與體驗
※圖片來源:飛驒之里
走在飛驒之里,有機會欣賞職人們製作當地特色工藝品的工作現場,也能親自體驗陶器、刺繡等 DIY 製作。
那天,我們在舊小林家內欣賞了「一位一刀雕刻」,技術純熟的職人僅用簡單的工具刻著品質良好的一位木,過程中不上色加工,利用木頭原有的紋路與色彩,表現出精湛工藝。當時,職人手上拿著新雕刻出來的作品跟我們說:一位一刀彫是值得時間考驗的工藝品。時間久了之後,木頭會發出自然光澤,顏色也會有所改變。聽到這樣,突然有點心動要不要挑個象徵好運的貓頭鷹或是不倒翁回家,但想到旅程才剛開始,在行李空間的考量之下還是先忍住了。
後記
一開始說要去飛驒之里時,同行的家人就說:「那不是和之前跟團去的白川鄉合掌村差不多嗎?」但實際走訪後發現兩者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例如,由於白川鄉合掌村還有居民居住因此僅有部分建築開放參觀,但在飛驒之里每個建築都可以實際入內欣賞。另外,飛驒之里比較像是博物館,不僅可以透過展示品了解當地文化,還可以體驗多項活動。距離方面,飛驒之里距離高山站僅約 15 分,對我們即將拉車前往另一個城市的旅人來說在行程安排上也方便許多。
不過,也由於飛驒之里沒有居民,因此就沒有辦法像白川鄉合掌村一樣能拍到晚上點燈的畫面。總之,對我來說兩個地方都各有特色,都很值得前往。
飛驒之里
門票費用:大人 700 日圓,國中小學生 200 日圓
營業時間:8:30~17:00 (全年無休)
地址:岐阜県高山市上岡本町1丁目590 (Google Map)
網站:飛騨の里
No Comments